2007年2月17日,星期六(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一版: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婚庆“甜蜜陷阱”频频引发纠纷
本报记者 姚力 通讯员 葛荣国

  走上幸福的红地毯前夕,怎样操办好一场独一无二的婚礼让不少新人费尽心思。于是,婚庆礼仪公司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要。然而,这些年,婚庆服务行业兴旺的同时,也出现了服务不到位,价格打折扣,甚至欺骗消费者等纠纷,这给原本喜庆的婚礼蒙上了一层阴影。
  宁波市民张先生的婚礼是去年3月举行的。为把婚礼办得体面而隆重,张先生和女友从去年初就开始忙活。婚礼前几个月,张先生找到宁波一家礼仪庆典公司,签订了一份婚庆服务合同。在该格式合同上,张先生指定要求在某家酒店举办,并支付了订金。可就在婚礼前几天,婚庆公司来电说,那家指定的酒店同时也被其他客户预定了,也就是说互不相识的两对新人要在同一块场地一起举行婚礼。因为婚期临近,另外找酒店又来不及了,张先生只能无奈接受了。
  婚礼虽然顺利举行了,但张先生总觉得自己面子上挂不住,郁闷的张先生夫妇向宁波市消保委投诉,经过调解,近日总算获得了一定的补偿。
  据了解,婚庆中介公司的登记开办程序十分简单,没有任何管理条例能够加以约束,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约束,目前的婚庆市场良莠不齐。多数婚庆公司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只用简易的订单或是格式合同来确定服务项目,内容不全面,权责不明确,赔偿条款不清楚,致使纠纷频繁出现。
  宁波市消保委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一年宁波涉及婚庆投诉的案例有151起。投诉内容除服务打折扣、收费不规范等情况外,还有婚车迟到,临时变更车型,服装、化妆费临时加价等。而这些问题,合同上大多都没有注明,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导致的纠纷,同样会让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根据投诉案例来看,很大一部分婚庆纠纷是由于新人们与经营者双方合同约定不明确而引起的。一些婚庆公司利用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给新人们设下陷阱,或者对条款内容进行模糊解释,逃避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为此,宁波市消保委发布2007年第一号消费警示:新人应慎签婚庆合同,在签订合同时应注重细节,以维护自身权益。
  “注意查看相关技术人员如摄影师、摄像师有无劳动局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宁波市消保委提醒新人:与婚庆公司签合同时尽可能地把握每一个细节,要明确细则和违约责任。比如:婚车不能只写“轿车”,而要把车的牌子、型号、甚至颜色写入合同内;摄像要写明是一天还是半天,是否包括录外景等。
  结婚是件大事,如果新人嫌操办婚礼太麻烦的话,建议找个律师来把关,一切合约上的事,都交由律师来打理。